所谓的“柰”
,就是此时对苹果的称法。
海汉在山东占领区内也种植了大量苹果树,目前还没进入收获期。
苹果树一般栽种两三年之后就开始结果,而整个收获期可长达二十年以上,如果科学种植,经营得当,收获期长达五十年也是有的。
这种水果在大明境内未必能有多大的市场,但在海汉国内的销售前景却是被许多人看好。
目前山东境内种植的苹果园尚有一年才进入采摘期,但果实却早就被商人们预定一空了。
而农业部正是看中了如此之好的市场前景,考虑了气温、降水量、日照、土壤等综合因素之后,才决定在辽东地区也引入苹果种植项目。
仅是沙喜一人,就打算要出资开发两千亩的苹果园。
至于甜菜和大豆,同样也是适合辽东地理环境的经济作物。
不过与12世纪后从波斯和阿拉伯传入远东地区的甜菜品种有所不同,海汉农业部打算在辽东地区推广种植的甜菜是人工培育的含糖分较高的品种,专门用于制糖工业。
而在原本的历史上,德国人培育出高糖分甜菜还得等到大约百年之后,世界上第一座甜菜制糖厂更是要到19世纪初才会出现。
海汉在南方的蔗糖产业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收入,而北方如果也能建起制糖业的产业链,那么对今后北方殖民地的经济状况必将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而大豆本来就是中国的原产农作物,栽培史长达数千年,以前在大明统治时期的辽东便有大量种植。
而海汉农业部所能做的便是提供更好的豆种和更科学的种植方式,以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而大豆的播种、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都十分讲究,可以说是经济作物中需要精心照料的一类了。
大豆的利用价值更是尽人皆知,除了品种繁多的豆制品和调味料之外,大豆还是极好的油料作物,而榨油之后的副产品是极为优质的蛋白质饲料。
而将豆油作为原材料进行深加工之后得到的甘油、油漆、人造橡胶等产物,对海汉来说更是价值非凡。
就算市面上对豆油的需求没那么高,海汉自身发展工业的需求也能将辽东殖民地未来所产的豆油全部利用起来,属于稳赚不赔的经济作物。
农业部向沙喜推荐了这两个项目,沙喜也极为看好,便将此列入了辽东半岛的开发项目中。
虽然此时还尚未开始实施,但实际上这些相关计划已经因为经手人的关系,从某个环节发生了泄密。
否则就算何礼出得起价,也没地方能买到这样的内部消息。
只是掮客对这些消息也不敢说得太过详细,而何礼又对农业方面的事所知不多,像甜菜这种东西到底长什么样都不是太清楚,更不知道这玩意儿大面积种植之后的盈利将从何而来。
因此对于掮客的描述,何礼依然还是有些半信半疑。
“你说的这些,我每个字都能听明白,但怎么连起来就有点听不懂了?”
何礼皱眉道:“海汉真会在辽东种你说的这些东西?”
“你是不是觉得这些东西赚不到钱?”
掮客仿佛是看透了何礼的心思,冷笑一声道:“我这么跟你说吧,就算海汉人卖泥沙,也一样会有人捧着钱去买的,你信是不信?”
何礼刚想说不信,但转念一想,何肖似乎曾经说过,海汉的玻璃器就全是用沙子烧出来的,可谓是化腐朽为神奇。
这行销天下的海汉玻璃器,照这么说来可不就是卖的泥沙?
那掮客继续说道:“说实话这些东西要如何才能赚钱,你不懂,我其实也不懂。
但没有关系,只要首长们懂就行,他们会安排好一切,你只需按照安排去做就行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