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为玉能够温养灵魂,所以往往会招致邪灵,有暖玉与寒玉之分,其中以寒玉最能招魂,这墓里边常年不见天日,阴气聚集,再加上古代往往喜欢用活人殉葬,这里边的怨气更是久积不散,再说很多墓都位于风水学中的养尸之地,各种各样的玩意儿层出不穷,这些东西你们刚才都已经见识过了,我也就不必多说。
“在这种环境下,要说这玉台上不会聚集阴灵,那是不可能的,要是没有这铜镜的镇压,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样的事啊!”
老赵说着,还用眼睛朝那白玉台瞟了瞟。
我坐在那里,听得浑身直冒冷汗,往四周看了看,一片黑暗。
在这种地方讲这些阴里阴气的故事,这情调,真他奶奶的古怪,我忽然感觉我们三个都病得不轻。
“这么说,我们不能到这台子上去了?”
小张的语气中充满着遗憾。
“我不是说‘如果’吗?这上面有这么大的一面铜镜镇压着,就算真是有什么法力无边的屈魂怨鬼,也能一下子给它照的魂飞魄散。”
老赵说道。
“有这么厉害吗?”
我有点不太相信,“我整天照镜子,也没见有这么神奇的功效啊!”
“这并不是普通的镜子,而是一面‘镇墓鉴’。”
我撇了撇嘴,这当然不是普通的镜子了,猪都知道,普通的镜子哪有这么大的。
“你还别不服,这里边的学问可大着呢,”
老赵用一种“你还太年轻,知道的事太少”
的眼神看着我,“镜子最早的时候并不叫镜子,而是叫鉴。
鉴可以用来正衣冠,还可以反射光线,跟墨斗一样,自古以来都是浩然正气的象征,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
我和小张没听说过镜子竟然如此大有来头,兴趣都被勾了起来,催促老赵快点讲下去。
老赵拿出水壶喝了一口,颇有些得意的咂了砸嘴,继续讲了下去。
嫫母,又名丑女。
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
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
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
相传,人类使用第一面镜子就是嫫母发现制作。
那时,黄帝宫里人经常站在水边映照自己的脸面,梳妆打扮。
嫫母觉得自己长的丑,轻易不去水边梳妆打扮自己,每逢节日也不随便抛头露面。
整天只知道在黄帝身边干活儿。
有一次,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挖石板,嫫母二话没说,就随同彤鱼氏叫嫫母和她一起上山去了。
嫫母气力大,挖石板比别的女人都快。
不到半天就挖了二十多块。
这时,太阳正当中午,阳光普射大地。
嫫母突然发现石头堆里有一块明光闪闪的石片,阳光一照非常刺眼。
嫫母弯腰用手轻轻从地里刨出来,拿在手中一看,不由得吓了一跳。
这是什么怪物,自己丑陋的面孔全照在这块石片上。
连她自己也觉得奇怪!
她悄悄把这块石片藏在身上,回到黄帝宫里对任何人也没有讲这件事。
她乘周围无人,又把石片取出来,发现石片的平面凹凸不平。
照映在上面的面孔怪模怪样。
嫫母到制作石刀、石斧的厂房,找了一块磨石,把石片压在上边反复摩擦,不大工夫,石片表面上全部磨平了。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