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如果其中一个世界的坐标暴露,另一个也必然暴露,只是时间问题。
弹星者的坐标就这样暴露了。
在那三次通信过去九个时间颗粒以后,又出现一条记录,弹星者又拨弹他们的星星广播了一条信息,这……居然是一个坐标!
主核确定它是坐标。
歌者转眼看看那个坐标所指的星星,发现它也被清理了,大约是在三十五个时间颗粒之前。
歌者认为刚才自己想错了,弹星者还是有隐藏基因的,因为它有清理基因,不可能没有隐藏基因。
但像所有坐标广播者一样,它自己没有清理的能力。
[74]
很有意思,很有意思。
为什么清理死者的低熵体没有清理弹星者?原因很多。
可能它们没有注意到这三次通信,原始膜信息总是不引人注意的。
但亿万个世界中总会有注意到的,歌者就是一个。
其实如果没有歌者,也会被其他低熵体注意到,只是时间问题。
也许它们曾注意到过,但没有隐藏基因的低熵群落威胁不大,嫌麻烦。
但大错特错!
泛泛来说,假使弹星者真的没有隐藏基因,它就不怕暴露自己的存在,就会肆无忌惮地扩张和攻击。
至少在死前是这样。
但具体到这一个,更复杂一些。
前面的三次通信,加上又一次的坐标广播,再到六十个时间颗粒后,对死者的那次来自别处的长膜坐标广播。
这一连串事件构成了一个不祥的图景,昭示着危险。
对死者的清除已经过去了十二个时间颗粒,弹星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坐标已经暴露,那此时唯一的选择就是把自己裹在慢雾中,让自己看上去是安全的,那样便没人会去理他们。
也许是没有这个能力,但从它已经能够拨弹星星发出原始膜广播看,这段时间足够它拥有这个能力,也许它只是不想这么做。
如果是后者,那弹星者极其危险,比死者要危险许多。
藏好自己,做好清理。
歌者把目光投向弹星者,看到那是一颗很普通的星星,至少还有十亿时间颗粒的寿命。
它有八颗行星,其中四颗液态巨行星,四颗固态行星。
据歌者的经验,进行原始膜广播的低熵体就在固态行星上。
歌者启动了大眼睛的进程,他很少这么做,这是越权行为。
“你干什么?大眼睛现在很忙。”
种子的长老说。
“有一个低熵世界,我想近些看看。”
歌者回答。
“你的工作,远远看一眼就足够了。”
“只是好奇。”
“大眼睛有更重要的目标要观测,没时间满足你的好奇,做你的事去吧。”
歌者没再继续请求,清理员是种子中地位最低的岗位,总是被轻视,认为这是容易做的琐碎工作。
轻视者们却忘了,被广播的坐标往往都是危险的,比那些隐藏的大多数更危险。
剩下的事就是清理了,歌者再次从仓库中取出那个质量点。
他突然想到清理弹星者是不能用质量点的,这个星系的结构与前面已死的那个星系不同,有死角,用质量点可能清理不干净,甚至白费力气,这要用二向箔才行。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