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小润子断断续续也从他肩上接过了不少的担子,至如今也已是驾轻就熟。
汪仁虽还远没有到告老出宫的年岁,但他提了,年少的泰帝自也不会强留,只转头赏了一大堆的物件下去,送他出宫了。
出得皇城,驾车的小六问汪仁,去何处。
汪仁裹着厚厚的大氅,自格窗探出去遥遥朝白雪皑皑下的皇城看了两眼,叹口气道:"
去东城。
"
泰帝即位后,靖王摄政,纪鋆便回了南边。
至于纪鋆是否死心,汪仁同燕淮私下里也说过两回,但他究竟死不死心,又有何干系?至少靖王活着一日,纪鋆就还只是靖王府的世子爷,靖王府真正的大权始终都还落在靖王手里,只看他愿不愿意旁落于纪鋆之手。
近几年,纪鋆都不可能东山再起。
然而几年之后,泰帝也就长大了。
到时候不管是要削弱南边的势力,还是如何,只要部署得当,都不会是难事。
皇贵妃那天夜里,那一撞,出乎他们的意料,却委实有效。
只要泰帝不长成第二个肃方帝,他身下的那张椅子,就不会动摇。
那孩子,过往性子绵软,却并非愚钝之人。
他需要有人制衡靖王府,需要京都的局势稳定,需要天下民心安泰,故而即便燕淮不提,他"
复生"
也是板上钉钉的事。
成国公府重新修缮,燕淮亲自出面料理了小万氏几人的后事,娴姐儿的身份,也终于被昭告天下。
燕家其实还有一个女儿。
但没有人知道她生得何样,也没有人见过她,众人只知她身患难疾。
赋闲在家的万几道闻听此事,却十分震惊。
他已知道大万氏跟燕景还有个女儿的事,却不知道娴姐儿生来便身患难症,无药可治。
他更想不明白,燕淮竟然又回到了成国公府...
不仅如此,新帝待他,更视若尊长。
京都里的人,议论纷纷,却也理不清个头绪。
坊间也只是说,昔年被发现的那具尸体,原不是燕淮的。
至于这里头出了什么变故,便没有人能弄得明白了。
毕竟,比这更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清算。
新帝登基,要收拾肃方帝留下的烂摊子,自然也要除奸逆,提忠良。
风水轮流转,当初在肃方帝跟前得脸的人,而今只怕都得倒大霉。
是非黑白,明眼人都看得清楚。
肃方帝后来做下的那些事,没几件是明智的,可底下的人,不敢劝谏的便也罢了,应和着鼓捣着怂恿的,却都不能不收拾。
一时间,京都里人心惶惶,大家都夹紧了尾巴做人,不敢放肆。
势单力薄的人家,便动了心思联姻结盟,想要共同站稳脚跟。
当然,也少不得有人打起了燕淮的主意。
多好,家世门第高,上头没有长辈,身边已无兄弟妯娌,只有个小姑子却也是个病弱无力,眼瞧着没有多少日子可活的。
他又是在新帝跟前得脸的,将来前途不可限量暂且不提,便是如今,手里还握着虎符呢!
于是,家中还有女儿的都动了心思。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