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原名方山,位于晋阳的西南方向。
那里群山连绵不断,其中天龙山的山势蜿蜒起伏,盘曲环绕,自古就是一处风景优美、景sè宜人的名胜之地。
一开始的时候,山上肯定是没有什么石窟。
直到南北朝时期的东魏年间,大丞相高欢进据并州(晋阳),辟为别都,在天龙山修建了避暑宫、开凿了两个石窟之后。
继有北齐也于此建寺凿窟,然后隋、唐、五代一直持续下来。
经过了近千年的发展,天龙山就成了我国著名的十大石窟之一。
不久之后,王观等人就来到了这个赫赫有名的石窟之前。
与许许多多的人文景观一样。
这里也不可避免的沦为了旅游景区。
反正抵达目的地,下车之后王观就看见附近有不少游客在拍照。
抛开山上修凿的石窟不提,天龙山的景sè还是不错的。
松柏青翠,林木葱茂,加上山峰秀美,泉声淙淙,就算山上没有石窟,这里也是游玩的好地方。
不过在这个时候,众人也没有游玩的心思,直接跟着中年人避开了游人,慢慢的深入到了石窟的内部。
一路走去,经过了一个个石窟,王观也看见了一尊尊态度各异,却十分端庄绝妙的佛像。
不过让他感到心痛惋惜的是,大多佛像肢体残缺不全,显然是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对此王观也知道,这种残坏的现象,有些是时间太过久远,佛像本身风化破裂,有些则是人为的原因。
人为的破坏也分两类,一类是自己人做的“好事”
,一类是外国人的“杰作”
。
清末,尤其是民国年间,天龙山石窟就有许多佛像、飞天、浮雕、藻井等jīng美作品被抢劫盗走。
据不完全统计,天龙山有一百五十余件雕刻jīng品被盗出国外,散失到了rì本、美国、法国等地,致使其残遭破坏。
当然,大家要痛心疾首的时候,也不要忽略了一点,有时候自己人做事更绝。
知道这些东西值钱之后,根本不用外国人蛊惑,就主动盗窃送上门去了。
对比一下,大家觉得哪类人比较可恨?反正在王观看来,或许是怒外国人的趁火打劫的卑鄙行径,恨自己人的不争气吧。
历史种种,孰是孰非,谁也争辩不出所以然来,而且现在也不是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
此时在中年人的引领下,众人慢慢的来到了一个石窟之中。
管理石窟的工作人员也不笨,一大早发现石窟壁画的异常情况之后,立即把这个石窟给封锁起来了,拉起了jǐng戒线,说是要维护保养佛像,暂时不对外开放。
山上石窟很大,佛像更是很多,每个石窟佛像的情况不同,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保养维护一下,免得石像风化了。
所以对于这个借口,游客们也不觉得奇怪,看见此路不通,又顺势改道观赏别的石窟去了。
不过,捂盖子也只能捂得了一时,捂不了一世。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不能尽早查明原因,又把壁画还原回来,这事迟早会被人捅出去。
那个时候,其他人不好说,但是石窟的管理层肯定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另外没事还好,一但有事,为了抚平民众的舆论,少不了拿几个人作为替罪羔羊,以便尽快平息风波。
而作为管理部门的头头,某某局长必然是首当其冲。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