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说。”
既然已经说开了,王观也不管什么惊喜了,直接在行李袋中把古剑拿出来。
由于古剑没有剑鞘,而且由于剑锈还在,加上时间比较仓促,他也懒得去定做剑鞘了,直接用厚布把剑身缠起来就行。
此时,王观一边解开缠绕的厚布,一边解释道:“我觉得这是赤霄,然而剑身的锈痕又太厚了些,飞白觉得这与他想象中的赤霄截然不同,所以坚决不承认。”
“这当然了。”
俞飞白振振有词道:“你看看,无论是大夏龙省刀,或者龙鳞匕首,以及工布剑,品相都不差,哪里有什么锈痕。
名剑之所以是名剑,那是由于它的品质超群,千年不朽是基本的能力……”
俞飞白这话倒不是强词夺理,相反还有几分道理。
毕竟古代的名刀名剑,绝对不是吹嘘出来的,而是经得住考验,才会留下诺大的威名。
也就是说,质量肯定有保证。
从这个观点来看,充满了锈痕的古剑,确实与传说中的赤霄差别很大。
“锈痕厚薄不是鉴别真伪的依据。”
然而,钱老却摇头道:“不要把名剑神化了,质量再好的兵器,如果保存不当,置身于恶劣的环境之中,那么严重腐朽也不奇怪。”
“这倒也是……”
俞飞白点头之余,也皱眉道:“可是这剑,锈痕太严重了……你看,一拿出来,就哗啦啦的掉锈。”
哗啦啦这个形容词,肯定是夸大其词。
不过王观把古剑搁在桌子上的时候,剑身上确实掉了点儿红黄色的锈屑。
“我先看看。”
适时,钱老认真打量,看清楚古剑的模样,也有些理解俞飞白的心情。
毕竟在史籍资料之中,关于赤霄剑的描述十分精妙绝伦。
“绣有花纹、饰有七彩珠、九华玉的寒光逼人、刃如霜雪、光采射人。”
“刘邦在位十二年,以始皇三十四年,于南山得一宝剑,铭曰‘赤霄’,借以斩白蛇,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
诸如此类,等等或是传说,或是演绎的文献资料,完全可以把整个房间堆满。
就是这样,大家对这剑的期望值,经过千百年来的积累,就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现在看到这把不起眼的古剑,很有可能就是赤霄,自然有一种幻想破灭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俞飞白选择逃避现实,不承认这剑是赤霄,那也是十分正常的情况。
至于钱老,毕竟已经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心理承受能力十分坚强。
看到这把古剑,也没有多少失望的情绪,反而以旁观者的心态,专心致志的研究起来。
乍看之下,钱老点头道:“剑的形态有谱,虽说赤霄是汉剑,实际上应该可以归类于秦剑的样式。
毕竟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前,他就得到赤霄剑了,所以严格来说,赤霄应该是秦剑。
我们所说的汉剑,其实是在秦剑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直到汉武帝时期才算是成型。”
“如果说,这把剑是汉剑的形制,那么也不需要我费劲了,完全可以断定这不是赤霄。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